2020泉州智能装备博览会开幕
3日,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装备先行”为主题的2020泉州智能装备博览会暨中国(泉州)铸造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装博会”)在南安开幕,展示从“制造”到“智造”装备制造业转型成绩的最新成果。
本届装博会为期3天,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共设展位数890个,332家企业参展、33个专业商协会团组组团参会。集中展示各类智能设备和先进的技术,包括机器人、数字控制机床、建材机械和工程机械等,吸引了美国哈斯、日本OTC机器人等国际大品牌以及共享装备、新时达等国内知名品牌参展。
今年以来,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冲击,南安装备制造业逆势增长,智能装备比重持续攀升。1-10月,机械装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39.1亿元,同比增长0.4%。
装博会现场,国内铸造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共享集团与南安市园区开发建设集团进行入园签约,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国家智能铸造产业泉州创新中心将落地泉州(南安)高端装备智造园。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0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将建设包括基于3D打印的高端零部件快速制造的智能(共享)工厂、创客工坊、创客学院、工业云中心、工业互联网体验中心、智能铸造研究院分院、检验检测中心等,推动铸造3D打印、机器人等新技术与产业深层次地融合。创新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希望,把研发端到制造端的3D打印技术,输送到泉州业界,为高端铸造产业集群立起标杆,未来,项目有望为铸造全产业技术升级及各项检测等提供服务。
本届展会还设立了中国(泉州)铸造工业展览会,举办2020泉州智能铸造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现代装备与模具”高端沙龙等12场活动,并发布福建省模具行业白皮书。
装备制造业是泉州八大千亿产业之一。今年以来,我市广大机械工业公司积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寻找破局变革之路,以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产业新动能异军突起。在3日举办的2020泉州智能装备博览会暨中国(泉州)铸造工业展览会上,参展的工业模具、机械装备等企业,纷纷把研发设计摆在重要位置,展示创新求变后的全新身姿。
今年,泉州市模具工业协会携旗下10家企业亮相博览会。泉州工业模具协会高级顾问黄醒东介绍说,这是他们首度参与家门口的专业展会。
生活中的汽车、家电到电话、电池都有模具的身影,设计好、精密度高的模具产业为机械装备及整体制造业提供升级养分。“一辆汽车就需要上万套模具。”他说,泉州在四轮一带、汽配、机床等领域产业的整体升级与模具产业的发展也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可以说模具产业是工业领域里的‘母鸡’。”协会相关负责人王振生说,模具产业俗称是工业之母,只有“母鸡”状态好,所下的“蛋”,也就是上下游配合的机械装备以及其他制造业发展的速度才会更快、更好。
首度抱团参展的模具产业,集结了从钢材原料、机床模型再到成品的全产业链10家优势企业。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当前车间技术工人以及设计研发人才两端短缺的难题,依靠聚焦优势,不断的提高,泉州业界依然孵化了不少抗压力强的龙头企业。
“在国内电池模具领域里,无论从技术还是产能上,我们都能够说是名列前茅了。”华科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钱建根是浙江人,来泉从事制造的几十年时间里,他从原先什么产业都涉及逐步向高精尖电池单一品类聚焦,先后为本地的舒华体育以及华为、海尔甚至国际有名的公司提供电池模具开发服务。“客户在哪,市场在哪,我们紧随大客户的需求,可以最大限度满足企业规模化生产诉求。”
任何产业的发展不能离开技术人才的输入,机械装备产业尤其如此。从去年首期展会开始,博览会就专设了“科学技术人才馆”网罗国内包括哈工大、厦大等多个院校,研究机械的相关人才共同参与展会,提供人才与产业更多的交流对接机会。
“研发太重要了。”德林智能董事长陈建团说,他们企业有280名员工,研发人员就有80位。原本从事水龙头等有色金属铸造的德林智能,如今不但在有色金属产业建立了上下游全产业链的配套生产线,而是利用研发力量进入更高端的黑色金属铸造领域,力求在高端铸造产业里占据更大的市场占有率。今年面对疫情的冲击,他们依靠稳定的品质及研发力量保障,守住了市场占有率,实现逆市增长。
同样实现逆市增长的还有成功机床,南安市装备制造业协会会长、成功机床董事长周泗进表示,他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一季度,今年产值同比增长约30%。他介绍说,近10年来,泉州南安等地的机械装备产业很有忧患意识,不断加码研发力度。对话机从模具到产能可占据全国市场占有率的90%,四轮一带在国内也可占据半壁江山的产能,以德林等企业为首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在高端铸造领域也在不断获得话语权。在此过程中,与研发单位的对接,输入实用性技术人才显得很重要。为此,他们在南安市委组织部的支持下,特别设置了科学技术人才馆,去年参展单位14家,今年达到19家。
“泉州的企业家爱学习,也擅长把握市场方向。”他说,这是业界的优点,想要放大这一忧点,少不了人才的助力。他们盼望通过展会,通过“协会+企业+政府”政产学研相互助力,不断传播人才政策,吸引更多人才,形成良性互动的整体升级氛围。